2020年11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0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颁奖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博物馆馆长、博物馆行业专家、学者近80人齐聚一堂,围绕“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发展”这一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凝聚共识、集聚智慧、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事业变革发展新趋势。会议还通过新华网、人民视频、央视频、人民文博、快手、蓝鲸FM等网络平台在线同步直播。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主席玛塔·洛伦佐、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达品、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名誉馆长吴宏堂、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席学术顾问崔学谙、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祁庆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刘霄、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四级调研员赵国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懿以及来自全国高校博物馆馆长、博物馆行业专家、学者近80人出席论坛开幕仪式,有近百所高校博物馆同仁实时收看到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主旨演讲。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主持开幕仪式。当天上午9:00,“第六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0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颁奖仪式”开幕式在论坛主题宣传片中拉开序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指出:疫情带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样式和治理体系、生活方式、学习形式发生巨大变化。这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和机遇,而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文化建设的高校博物馆也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博物馆实践需要积极探索运行、管理、传播、服务的新思想、新做法和新路径。本次论坛将重点围绕“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发展”主题也正好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高校变革的主题,值得高校博物馆同仁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发展,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助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战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媒大学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彻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需要。同时,加强学校博物馆群落建设,打造高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为我国高校文博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探索、新尝试、新贡献。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致辞中指出,“文化强国”的建成,一定是以我国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繁荣为前提的,应该包括了考古强国、保护强国、博物馆强国等诸多方面,而高校博物馆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肩负着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双重建设的“跨界任务”,可谓繁重而光荣。一流的大学拥有杰出的博物馆,这是普遍的常态。高校博物馆不仅是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的体现,更是大学精神的标示,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所在。他指出,高校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博物馆的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教育强国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要充分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好、发展好高校博物馆事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四级调研员赵国伟在致辞总谈到,校史是高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镇,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做表率、尽好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精神,在北京高校广泛开展“四史”学习的背景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开展“校史里的中国”微纪录片展映活动,鼓励高校学生以“校史里的中国”为主题,用微纪录片的方式,生动讲好所在学校的校史以及背后的“四史”知识,见证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刘霄在致辞中指出,后疫情时代,占据高等教育资源和博物馆资源的高校博物馆将具有巨大潜力,它可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动能,也可以为终身学习、探索教育、体验教学提供实验场所。希望高校博物馆在后疫情时代,能整合“高校、文博、教育”等元素,推动博物馆与教学、博物馆和多学科跨学科教育的深度合作。今后,北京市教委将继续支持北京地区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加强对高校博物馆引导和管理,提升其服务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服务水平,打造高校优质的公共文化体系、美育教育基地,为推动我国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平台和支撑保障。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中国的文博圈沸腾起来,他把考古工作看作“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他把考古工作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营造良好国际氛围联系起来,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考古工作的地位与意义。总书记对考古学的作用与意义的精辟论断,值得我们每一个博物馆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而增强使命感,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随后,“2020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 颁奖仪式正式开始,本届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自2020年10月中旬在快手平台正式启动,共有全国41所高校博物馆的108名讲解员参赛,参赛规模和选手水平均创历史新高。经过选手的激烈角逐和专家认真、客观、公正的评选,54部优秀讲解作品分别获得本届案例展示活动的一、二、三等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等12家单位获得最佳组织奖,另外还有12位教师及10位选手分别获得最佳指导老师奖以及最佳人气奖。颁奖仪式上,与会领导为获奖选手和单位颁发证书、奖杯。开幕仪式最后,举行了“校史里的中国”微纪录片展映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是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与党中央同心同路、同向同行,自觉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主题活动,讲述所在学校的校史以及背后的“四史”知识,见证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主旨报告和主旨演讲环节。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做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国际博物馆发展态势和出路》专题报告,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做题为《博物馆在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专题报告。
下午的主旨演讲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结合“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发展”做主题演讲,包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做《后疫情时代高校博物馆展览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名誉馆长吴宏堂做《长江对话世界大河策展之我见》的主题演讲;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杨蕊做《博物馆文创产品应用与实践》主题演讲;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倪婉做《博物馆人的责任与担当》的主题演讲;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卢颖做《高校博物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作用》的主题演讲;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洪做《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九连环)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演讲;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默罕默德·杰马勒·阿卜杜勒穆奈姆( Mohamed Gamal Abdelmonem)做《未来的虚拟博物馆:全球博物馆的遗产保护和建立基于云的交互平台》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高级顾问杨玲做《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神机妙算”的多维传播》的主题演讲;于小菓点心博物馆馆长许俊做《国潮文化中的点心文化 -- 以于小菓点心博物馆为例》的主题演讲;中国粮食博物馆馆长师高民做《粮食安全教育乃文化传播事业之重任》的主题演讲;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做《高校博物馆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的作用》的主题演讲;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做《如何讲好红军故事》的主题演讲。
论坛最后,由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庆国致闭幕词。祁庆国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行业中一支具有特色、多元和学术水平的队伍,在抗击疫情开展博物馆业务活动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如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在疫情期间组织京津冀高校博物馆VR展览拍摄制作工作,为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馆打造网站立体展示平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抗疫主题展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等中医药类博物馆举办弘扬中医文化、抗疫科普宣传和展览等等。本届论坛和优秀案例展示活动都对这些有了很好的展示、总结和宣传,体现高校博物馆人的担当精神、科学态度、文化使命和创新作为,再次感谢大家为博物馆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期望高校博物馆能够更多走出高校为社区、地方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普宣传活动、青少年美育教育、公众文化素养教育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服务和作品。
与会嘉宾合影
附:“2020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获奖单位和人员名单